行业资讯

我们大佛山的田园牧歌

发布时间:2019-8-23 7:14:11  浏览次数:5090

返回:新闻中心

我们大佛山的田园牧歌

2019-03-08 11:18:06来源:南方日报

      “再过一段时间入了夏,紫薇花盛开,这里将一片绯红。”在佛山市三水区的小农街自然农国(下称“小农街”),黄镇茂凝视着六容民宿落地玻璃窗外的树林,仿佛看到了花开时的盛景。在这里,他开启了一个田园梦——建设一个一头连着都市人乡愁与田园憧憬,另一头连着乡村商业价值与产值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这个新鲜概念,首次出现在2017年2月的中央一号文件,却在短时间内成为备受各地推崇的乡村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而莫干山、田园东方等一个个诞生于江浙地区,带有田园综合体雏形的区域走红市场,更颠覆了人们对乡村面貌与发展潜力的认知。

      今年,佛山也从顶层作出部署。佛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展农业公园、民宿经济、农村文化创意、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

田园综合体究竟代表了一种怎样的乡村发展理念转变?它在佛山是否有落地的土壤?一群心系田园的乡村振兴探路者,开启了一场试验。

     “海归”老板的田园梦

     黄镇茂一直有个田园梦。

      这个梦在他于园林施工领域摸爬滚打十数年,相继参与了佛山的文华公园、亚艺公园等园林建设,又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工作多年后,不断壮大——他一直想亲手打造一个超越普通农庄、紧密渗透了农业生产与体验休闲、产品信息交易的田园综合体。这个综合体一头连着都市人的世外桃源梦想和田园情结,一头连着乡村商业价值和产出的提升,承载着真正的城乡文化融合。

      四年前,这个梦想在三水乐平镇关家村边落了脚。

      2015年,黄镇茂租下关家村附近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启动建设占地2000亩的小农街。小农街所在的乐平港到芦苞水闸的北江乡村带,被黄镇茂称为“原始乡村景观保持最好的区域”,在打造基于田园景观的综合商业样本上有良好前景。

     带着这一认知,黄镇茂让小农街涵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在建设中集农业种植、自然教育、采摘体验、餐饮住宿等于一体,将新型产业与农村发展进行有机结合。“虽然是以农业旅游项目起步,但打从最开始,我的最终愿景就是不断完善功能,建一个田园综合体。”黄镇茂说。

     “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小农街启动两年后——2017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文件提到,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一项措施,田园综合体要“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

     这个概念在市场上出现得更早。2012年,田园东方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CEO张诚,在自己的EMBA毕业论文中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同年底,张诚打造的无锡田园东方项目启动。其凭借生产、生活、生态与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对接,在当时成为推动新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就业的标杆性项目;它更因创新性地向乡村引入城市生活方式,立志要“让村民和市民一起在乡村喝咖啡”,在资本市场上声名鹊起。

      在张诚成为业内田园综合体第一人的同时,黄镇茂也开始为他的田园梦做打算。“小农街启动前,我为了理清思路、全面规划,专门去无锡的田园东方等国内乡村产业融合类项目考察过,在国外时也去各种农庄看过。”黄镇茂说。

      他总结考察经验时发现,国外乡村体验项目大多业态比较单一,比如只单纯提供红酒品尝、制作体验的酒庄;国内乡村旅游体验比较发达的地区,文创产品细节挖得很深,但由于空间有限,又无法铺开大规模、功能综合的配套设施建设;而国内一些占地够多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往往容易沦为地产项目。

      黄镇茂说,一个真正立足农业生产根基,空间充足、业态丰富又摆脱地产依赖的综合体项目,在国内外还比较少见;而小农街就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符合未来更高级的现代化乡村演变趋势,也是未来吸引消费者的最大市场热点所在。”

      去乡村,品咖啡

      在小农街启动建设的2015年,佛山田园综合体的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有田园综合体意识的项目很少。不少大众熟知的农业公园、乡村旅游景点等,要么只有休闲娱乐功能而缺少农业种植生产环节,要么更加突出农业集中展示功能,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田园综合体。”佛山市农业旅游协会秘书长刘波说。

     小农街立志要打破这个现状。

     “农业生产是田园综合体的根基,所以小农街保留了原有土地上的一些种植业,种植香蕉、番石榴、西瓜等水果、各类花卉蔬菜苗木以及中草药等。”黄镇茂说,小农街的一系列农耕体验、自然教学、商品销售等服务活动,也都是基于农业种植所衍生出来的。

让一产和三产紧密结合的一个最大红利,就是拉动农业产值和农民就业。

      据黄镇茂介绍,与原来农产品按普通渠道流向外部市场不同,如今小农街种的农产品几乎都通过游客消化,产值成倍提升。“以南瓜为例,原来一亩地的南瓜卖不到2000元,现在通过采摘等形式卖给游客的收入超过1万元。”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产出和质量,黄镇茂将附近关家村农民引入小农街种地,还有一部分村民则被聘为服务人员。“关家村的劳动力有接近一半在小农街工作,年收入比原来增加了一倍。”

     除了农业生产,田园综合体的点睛之处,更在于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如何突出农业生产每一个环节、要素的商业价值,并挖掘出更多新消费点,实实在在将城里人吸引过来,是黄镇茂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为此,小农街针对农作物从种植准备到病虫害防治的每个环节,均面向游客设置体验课。半年内,小农街接待了2万—3万名学生来此做自然体验,并获批成为省教育研究院综合实验基地。

     与此同时,倚傍着这片土地原来种下的六棵榕树,小农街第一批民宿开门营业。

民宿设计主打简约与意境,光是玻璃屋顶、落地窗和方形案几上静置的茶具,便能透出点点禅意。“自然舒适,又有农田村野作伴,民宿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向往田园风光的游客,其中70%都是广州客。”黄镇茂告诉记者,民宿价格460元一晚,价位在珠三角地区不算低,但每逢周末节假日往往还是一房难求。“我们做过调查,光广州就有100户家庭平均每个季度光临我们民宿两次。”

     目前,小农街所占的2000亩土地中还有1000亩未对外开放,更多民宿和配套设施仍在建设中。“我们未来还规划建乡村特色咖啡馆、美容馆等,将城市体验、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引入乡村,让不同文化在此交融互动,这样的田园综合体才有生命力。”黄镇茂说。

     里水的另一种探路

     在黄镇茂打造的农业王国逐步走上轨道时,在南海里水,一座新的田园综合体——岭南农业大观园也正在崛起。与小农街相比,里水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从一开始就体现着鲜明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色彩。

      其实,里水政府推动农村多业态融合发展,促乡村品质提升的探索,已进行好几年。2011年起,通过陆续实施“三河六岸”改造提升、“公园化”战略、全国文明镇创建等一系列工程,里水围绕“一产转型、二产提升、三产优化”思路,实现一二三产协调发展。

彼时,农业农村的项目规划运作思维已在里水萌芽。“我们在思考到底怎么做才能真正让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值。”里水镇副镇长杜柏盛说,当时里水借鉴陈村花卉世界发展模式,引入其管理形式和团队,打造万顷园艺世界;同时发挥政府统筹力、集约土地,统一规划招商,发展农业+旅游、文化、精品,并打造出了百合花文化节、梦里水乡百花园等多个知名旅游品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让我们眼前一亮。这和里水一直致力推动的乡村旅游是相辅相成的,但又不全然相同。”杜柏盛说。

      在他看来,里水建田园综合体将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驱动,未来会是一个集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等几类人群的新型社区群落,更加强调农业农民增收、产业与空间融合创新,更注重多功能、跨产业、多业态的综合规划和运营。“这可以让里水乡村旅游功能从单一的观光休闲向综合性服务功能转变。”

      2017年,里水谋划岭南农业大观园项目,作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区域。里水选取北部片区生态景观比较好的金溪、金利、贤僚、鲁岗、小布、汤村、建星七个村居,以抱团开发的形式,构建一个占地31平方公里,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生态乡村旅游为引擎、本土文化为支撑的田园综合体。

      对每个村,里水规划了不同品牌,比如作为古代南海大学城的汤村,未来将打造为国学游学体验基地;小布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未来将植入农耕文化,打造成北部旅游服务配套中心。

      “这是在此前乡村发展基础上的提升和品牌再包装,而且是以一种让农民、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合作方式。”杜柏盛说。

      由此,一场政企联合创新乡村消费模式的试验在里水开启。“我们引入开发了浙江莫干山的中国民宿第一品牌乡伴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田园综合体内为里水打造第一批乡村民宿群落。”里水镇城乡统筹局局长陈妙英说,通过改造村居、旧厂房,主打高端设计、自然格调的乡伴理想村文旅开发项目首期计划在今年10月营业。“这是我们为把游客留在梦里水乡、打造精品田园综合体走出的重要一步。”

      破解田园梦的现实困境

      诸多事实都证明着,尽管还是件新生事物,建设田园综合体却已逐渐在地方成为一股小热潮。

      2017年,财政部确定河北、江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中央财政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大批资本和企业开始涌入这一领域,碧桂园、万科等地产巨头重点规划的多个田园综合体项目也开始落地。

      在佛山,除了小农街和梦里水乡,更多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始揭开面纱。

2017年8月,禅城紫南村与上海东方好莱坞签约,聘请专业机构对紫南村5.88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升级物业,打造民宿和电影产业相结合的乡村全域旅游,率先建设田园综合体。

      2018年1月,顺德区杏坛镇也提出,将探索引入社会资源盘活利用好闲置农房及宅基地,参照“青田范式”,打造“农业+养老”的田园综合体。

政策与资本红利,似乎将田园综合体推到了风口。但其实,乡村建设是个复杂课题,也并非一个获取短期回报与赚快钱的领域,而是需要精细耕耘、长线经营。田园综合体的落地,同样伴随着乡村发展中固有的问题,需要长远谋划。

      张诚曾说过,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要解决几大难点,包括土地问题,产业驱动匮乏与农民就业增收的问题等。而这也正是佛山的田园“造梦者”们在努力求突破之处。

      “综合体的休闲、观光、住宿以及交易展示等各种功能的实现,都建立在各种配套设施上,这就需要土地空间。但现在用于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太少了,毕竟农业的投入回报不如工业快,农用地转建设用地也比较难。”杜柏盛说,目前里水田园综合体建设已获得用地指标的倾斜,但土地供应仍比较紧。

      黄镇茂则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强引导,并在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另外,还希望政府推动交通标识、村口指示等公共标识系统的完善。”

在产业与增收问题上,由于田园综合体主体是农民、基础是农业,不少建设者认为,如何保证农民和农业的增收,应成为建设的一大重心,而“不是把所有心思花在开发服务业态上”。

     “我们最重要的是做好农业生产。比如里水所产兰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优势,在此基础上在综合体内引入精深加工,打造附加值更高的农副产品,吸引城市游客,拓宽自身销路和价值。”陈妙英说,有了好的农副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等环节才会进一步完善;而更多功能的落地是田园综合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聚焦

     田园综合体命题

     佛山如何作答?

     在各地掀起田园综合体建设浪潮之际,外界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佛山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础、前景如何,这一新业态究竟能为佛山带来什么?

     “田园综合体是典型的三产融合经济样本的体现,是农业综合创新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可以盘活更多农村闲置的有效资产和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佛山市农业旅游协会秘书长刘波说。

      他认为,这样一种业态与佛山发展需求是相契合的。“佛山的农业土地效率比较高,依据这一行业现状,佛山适合发展田园综合体这样的新型产业模式,因为只有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佛山才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农业综合产值。”

      尽管发展田园综合体有多重利好,但佛山仍需在巩固自身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上发力。刘波表示,佛山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普遍性不够,“需要突破的地方就是农业农村资源的整合,政府要主动引导、扶持这方面的发展,把发展田园综合体与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在一起”。

      在土地方面,刘波认为政府要在土地使用上给予直接的用地指标,引入市场机制活化一些古村落以及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并对在这方面做得成功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关注

      多省市开启田园综合体建设

      打造“田园梦”这些城市如何出招?

      随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及财政部确定全国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全国多个省市掀起了一股建设田园综合体的热潮,推动这个新概念进一步落地。

      田园综合体作为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式之一,此前并没有太多先行经验。而在各地的建设探索下,这个新鲜概念的理论与实践框架逐渐丰满,一些创新做法也时有出现。这些经验对于同样在探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佛山来说,不失为一种启示。

      以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2017年6月,财政部下发通知,田园综合体国家级试点的规划周期为三年,18个试点省份,每个地方安排试点项目1-2个。对于确定的试点,从中央到地方都会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同时,财政部还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开展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每个省份数量控制在1-2个。如建设成效较好,符合政策要求,今后可逐步纳入国家级试点范围。

      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四川参照财政部的办法,在成都市、绵阳市、广安市、达州市启动了省级试点。目前,四川的国家级和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分别在成都市都江堰市和新津县,绵阳市涪城区、广安市武胜县、达州市开江县组织实施。

      在武夷山市五夫镇田园综合体,通过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科技+创意、文化+农事体验等措施,农业大镇栽培出了超级杂交水稻,提升了粮食产出和科技含量,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掀起村民开农家乐和民宿的热潮。光是五一村的艺术家小镇,就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给村集体带来收入约50万元。

      瞄准痛点 激发新动能

      在多重探索的铺开下,一些针对农村发展痛点的创新变革也开始涌现。

以都江堰打造都江堰天府源田园综合体(下称“天府源”)为例,该区域以粮油蔬菜产业为基础,以红阳猕猴桃为特色,力争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示范区、农村改革的先行区。为了强化基层治理、提升综合体建设效率,天府源通过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股份化改造,建立田园综合体农民合作社,协调推进公共服务政策落实、产业发展等职能,构建了各实施主体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同样在四川,成都多利农庄为解决土地和收益问题,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确保了“5个合法”,即项目合法、用地合法、规划合法、程序合法、物业合法;同时让项目实现了利益共享。

      在政府大力推动的同时,市场层面已经有企业率先布局,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其中最典型的,要数田园东方。

      田园东方位于“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惠山区阳山镇,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三大板块。其中,休闲文旅板块将自然生态与都市人的生活相结合,打造都市人的梦里桃花源。休闲文旅区包含露天剧场、汤泉花语客栈等丰富的文旅产业,提供包括采摘、垂钓、庭院中的小型游憩设施等服务。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